
从两年前开始,华为就开始研发鸿蒙操作系统。在最近中美贸易摩擦期+“安卓断供”的背景下,这套鸿蒙自研操作系统备受全民关注。
此外余承东还表示,过去8年里华为消费者业务实现了68倍的增长,2018年华为+荣耀手机出货量2.06亿台,今年上半年出货1.18亿台,增长24%。
以下为余承东演讲全文:
欢迎大家来到东莞篮球中心,来参加华为的开发者大会。今天我借这个机会,也特别感谢东莞市委市政府,给华为提供了这么好的场地。后面两天的研讨,我也会和大家到华为美丽的松山湖园区进一步研讨,讨论我们的开发。今天我们处于什么时代?我们处于智能手机广泛普及,应用非常丰富、生产非常丰富的时代,同时处于 AI、5G 来临的时代,AI、5G 赋予这个是特色。真正 AI 全场景智慧时代正在来临,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如何打造全场景时代新的时代、新的体验。
我首先报告一下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情况,过去 8 年消费者业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8 年 68 倍增长,从全球和中国终端厂家排不上名次,成为前三大智能终端供应商之一。去年发货量超过 2 亿台,今年仍然高速增长。
尤其今年贸易战情况下仍然保持 24%,发货量超过 1.2 亿台,每个季度 6000 万台,因为制裁,第二季度少了 1000 万台,否则 1.3 亿台智能手机保持高速增长,智能 PC、可穿戴保持更高速增长,超过 200% 甚至 300% 增长。如果没有制裁,今年 6、7、8、9 月份加起来 3 亿台。如果没有贸易战的话,今年大概率事件我们的发货量成为全球第一,即使制裁情况下,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尽管增长速度下来了,仍然保持很好增长。我们市场份额在中国超过 30%,每卖出三台手机,就有一台来自华为、荣耀。全球市场份额上升到 17.6%,与第一名非常接近,如果没有贸易战影响,也许第二季度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或者并列第一,第三、四季应该是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因为今年不确定性因素,今年市场份额全球第二的位置,今年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恐怕做不到。
华为倡导的智能家居,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时代 IoT,所有家电智能化。每个家电厂商推自己标准很难,无法互联互通。华为做传统通信企业,我们推动成立 Hi-Link 标准,得到业界广泛支持,中国厂家、全球海外知名品牌,包括西门子、松下等广泛支持,成为最广泛的支持智能家居协议,260 个品牌,3000 万设备,每个月,这个数字都在增加。提供了互联互通标准,而且有芯片支持,我们的 PLC、Wi-Fi 等等芯片,为智能家居提供助力。
同时我们华为是业界第一家在智能终端中引入 AI,从麒麟 970 开始到 980,引入 AI 处理器、NPU。同时我们发展 AI 生态,打造 Hi-AI 开放平台,引领 AI 体验创新。目前,超过 2500 家合作伙伴支持超过 840 个算址,超过 33 项能以及 API 和 5000 多项原子化服务,而且不断增加。每天调容量非常巨大,每天 250 亿访问量,非常非常大。这个可能超出大家想象,大部分开发者调用 AI 能力越来越多。同时华为云服务高速发展,华为终端云服务支持了全球 5 亿多注册用户,每年增加 2 亿多智能手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每年(增加)近 3 亿台,到现在 5 亿多用户,在全球 170 多个国家部署了 15 个数据中心,目前 91 万应用开发者在华为平台上开发,同时非常重视安全意识保护,支持 GDTR、GNPD 安全因素保护规范。从去年开发者大会我们发布了「耀星计划」,鼓励开发者创新的智慧服务,覆盖九大领域,给开发者提供千亿次曝光,支持资金超过 2 亿元。
未来 5-10 年,华为消费者业务,长期战略是全场景智慧生活。全场景战略是我们未来 5-10 年长期战略,有一个核心,全场景全连接智慧生活、全场景智慧化用户体验,核心一点就是 AI 人工智能。我们同时打造了服务和硬件两个生态平台,而且我们支撑产品架构,结构化产品 1+8+N。华为自研产品加上生态产品、合作伙伴产品一起做这个。1 是我们智能手机,8 包括PC、平板、车机、运动健康、穿戴、AR、VR、智慧大屏、智能音响等等,这8个领域是华为参与自研产品,N 是大量的IoT设备,非常广泛的设备,为消费者衣食住行全场景提供智能智慧服务。不管在家还是出去运动、出行路上、办公……各种生活场景提供无缝智慧化生活体验,(都可以)通过我们产品和服务来提供。我们说今天进入万物互联全场景智慧化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全新的体验和生态打造。打造这样一个生态,我们需要有更强大的 OS 支撑。过去 PC 时代,DOS、Windows、macOS,这样的操作系统伴随着 PC 产生出来了。最近十年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广泛普及时代,大量平板 OS、手表 OS,大量智能终端出现,未来万物互联,大量各种设备,IoT 设备,形式非常多,我们是不是为每一种硬件开发 OS 呢?这样工作量非常巨大,开发工作量也很大,非常复杂,生态协同工作也是很复杂。
今天不管是苹果手机 iOS 还是 Android,他们都是基于 Linux、Uinux,这样的内核是庞大的,Android 操作系统 1 亿行代码,内核一项就超过 2000 万行代码,非常复杂,平常我们真正用到的只有内核中 8% 的代码,如此庞大和冗余的设计很难保障流畅度。Android 手机至少需要 3GB RAM 以上才能跑得顺畅,成本很高、效率很低。很多IoT设备内存非常小,这样怎么运行?还有,今天多种终端的出现,对我们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支付、车钥匙都可以用手机实现,银行卡、指纹、身份证等等都可以用智能终端,各种形态终端,如果这些终端都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每个人拥有多种终端,如何提高安全性?这对我们的设备、操作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还有,今天操作系统都是为不同的平台(设计),手机有手机操作系统、手表有手表操作系统,车机都有自己操作系统,我们现在的操作系统都为特别的硬件开发的,造成开发工作量都是割裂的。软件生态和硬件是绑定的,大大增加开发工作量,如何让工作效率更高,打破设备之间的墙,实现生态共享,跨终端实现,这是对我们 OS 提出的要求。今天谷歌操作系统、Android 操作系统未来转向 Chrome PC、平板,手表有 Android 的系统、IoT 有 IoT 系统,但是谷歌操作系统是基于宏内核架构,不是微内核架构。苹果操作系统,最近苹果发布的平板有平板 OS,手表有手表 OS,不同设备有不同 OS,主要是宏内核为主,混合内核,也在引进一些微内核,不同设备是割裂的,开发不同的 OS,这样非常复杂。Linux 这些发明已经有几十年了,PC 出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但是,未来的操作系统是什么?谷歌也在开发下一代操作系统,Fuchsia,它是微内核的,可适配各种各样硬件终端,但是 Fuchsia 还不是分布式设计,性能还不够好,但是是微内核架构,可以看到整个操作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是微内核的。我们要为全场景智能化时代提供未来的 OS,多终端能力共享赋予外设。我们手表上没有摄像头,我们可以用手机的摄像头,我们觉得 PC 的摄像头不好,可以用手机的,一个帐户共享互用,系统硬件解耦,弹性部署。同时希望让操作系统、让终端运行、App 运行更加流畅安全。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 OS?今天我们带来了华为的鸿蒙 OS,HarmonyOS,基于微内核全场景分布式 OS,鸿蒙用中文的意思可能有「开天辟地」的意思,最接近的英语单词就是 Genesis,开天辟地的意思。用汉语拼音表达鸿蒙太难发音了,我们取名Harmony,希望给世界带来更多和平、方便。我们的鸿蒙 OS 是全球第一个基于微内核全场景分布式 OS,基于微内核不仅仅我们一家,谷歌的 Fuchsia 也是微内核,苹果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但是目前主要是宏内核,我们还是面向全场景分布式 OS,有分布式架构支撑,提供天生流畅内核级安全生态系统。首先看我们架构。这是鸿蒙 OS 架构,最底层是内核层,上面是基础服务层、程序框架,通过这些东西,支撑不同设备,包括智慧大屏、穿戴、车机、音响、手表、手机、PC 等等各种各样设备。通过一套系统,一个 OS 实现模块化解耦,对应不同设备可以弹性部署,不管硬件能力强还是硬件能力弱的,都可以一套操作系统,可以统一在不同硬件平台上进行加载部署。同时应用强大灵活统一部署能力,我们一套 OS 能够运行在不同硬件能力上进行部署,适配丰富的万物互联时代 IoT 时代能力的操作系统。同时采用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 OS,无缝式协同,分布式软总线。硬件能力虚拟化、资源化。通过操作系统分布式软总线让同一个帐户下的多种终端能够实现硬件能力跨终端之间调用。对于我们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软总线,我们对中间协议进行简化,如果不做简化,每一层都会增加开销,这样让传输更加高效、更加简洁、更加快捷。
大家知道目前的 Linux、Unix,好比高速公路上,所有资源调用平等对待,面向服务器负荷的公平调度模式,这样相当于在一个高速公路上,这样能够实现实时负载分析预测,匹配特性、精准调度,保证确定性时延,保证用户体验流畅、性能,低时延、高性能得到保障,这是用高速路做一个形象对比。带来响应时延、时延的波动率得到极大的下降,同时大家担心微内核架构,我们操作系从发明以来,我们操作系统对几大重要的特性,包括进程管理,最基础的东西,我们宏内核直接就没有微内核这一层,操作系统完成几项管理。80 年代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学习操作系统原理的时候就这样。但是,今天进入微内核时代,如何保证进程间通讯性能,我们很重要的是,为什么采用微内核,就是内核级安全。从计算机发明以来都是采用宏内核,今天要进入微内核时代,鸿蒙微内核已经投入商用,在 Android 手机、平板已经投入商用,包括 2.0 之后,很多华为终端都采用了鸿蒙的微内核,用在可信可执行环境中,用来做人脸支付,高安全级别使用,首次通过了形式化验证。我们希望整个操作系统未来都要使用我们的微内核,这是关于微内核它的优势,我们微内核通过数学方法形式化验证,保证充分的验证匹配,形式化验证,是源头验证系统安全的有效手段。形式化验证是一种方法,会带来问题,编一行程序,形式化代码就 100 行,2000 万宏内核,20 亿形式化代码,是一个灾难,没法做。
微内核,内核小,可以实现形式化验证,显著提高安全。过去只是用于航空和芯片设计,高安全、过可靠能力。今天把微内核形式化方法用在广泛的操作系统,因为微内核天然没有 ROOT,不需要 ROOT 权限,一旦获得 ROOT 权限,相当于拿了大门钥匙,可以进入每一个房间,我们把微内核每一层进行了线程调度,放入微内核。图形图像调用、文件管理、电源管理、内存管理可能都涉及安全,但是每个单独加锁,没有统一钥匙可以开所有房间门的钥匙,不可能拿到一个地方攻破所有地方,无需 ROOT 权限,外核服务相互隔离,提供性能级安全,把宏内核方式变成两层,微内核、外核,来实现过去宏内核系统,因此更加安全、更加高效,从源头提升了安全级别。
目前,操作系统往往只能达到 2 级,最多 3、4 级,我们鸿蒙 OS 应该可以达到 5+ 安全级别,恐怕是全球第一个,我们也会参与这样的测试,我们相信这是具备 5 和 5+ 最高级别安全能力的 OS。鸿蒙微内核灵活部署,提供全场景、多样安全设备能力。这是我们一个巨大优势,全场景的 OS,分布式 OS,通过微内核提供安全。还有华为 LITE OS,非常轻量级,兼顾所有应用。同时华为方舟编译器,多终端 IDE 开发环境来支撑当前的鸿蒙 OS。未来我们鸿蒙 OS 的发展,我们希望用一个鸿蒙内核代替 Linux 等所有内核,但是同时我们通过外核,对上面用户程序框架 API 来支持所有应用,包括让我们开发的 Android 应用、Linux、Unix 应用,都能很方便在我们微内核上运行,开发环境、开发语言、多种操作语言、多种平台,开发应用都能在上面运行。包括 WEB、HTM5、Linux、Unix,但是带来更加高安全、高性能。同时全场景分布式 OS,带来生态共享。我们为手表开发应用和为手机开发应用不一样,各位开发者今后为不同硬件做适配、开发,工作量很大,我们方法是希望开发者一套代码,通过华为提供的开发环境,能够适配不同种类终端,非常方便,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开发效率大幅提升,跨设备生态共享。举个例子,音乐播放软件开发,到家里就是大屏,电视上智慧屏,自动适配。
我们 IDE 环境可以通过拖拽方实现自动适配,我们看个 DEMO,方便开发者提供这种能力。同时我们方舟编译器从发布以来,不断完善它。真正支持多编程语言统一编译器,大大提升开发效率,大家用 C++ 编程性能很好了,但是难度很大,很多人只能用 JAVA、Kotlin,我们全面支持,支持多语言,甚至混合编程,高性能程序可能用 C++,但是一般应用用 JAVA、Kotlin,甚至支持混合编译,大大提升运行程序效率,有 60% 以上性能提升,这是非常方便的。我们编译器不断能力增强。同时我们借助分布式能力,提供了 Kit 开发跨终端应用,包括我们分布式软总线 Kit 等等,通过 Kit 实现分布式能力跨终端开发,像开发普通应用一样非常简单。过去操作系统都没有支持这样的能力,大家不知道怎么用,今天用我们 Kit 来方便大家。
这是我们鸿蒙 OS 的目标。鸿蒙 OS 两年前开始做了,先是做鸿蒙的内核,先用 Android、各种智能终端的 TEE,今年开始把鸿蒙 OS 用于更多设备,首款产品是明天发布的荣耀智慧屏产品。我们方舟编译器在不断完善和提升,我们的鸿蒙微内核,明年有鸿蒙 2.0 版本,后年鸿蒙 3.0 版本,不断完善——微内核完善、外核完善、编译器更加完善、开发环境完善,让我们能力越来越强。可以用在多种设备上,包括手表、手环、车机、PC、平板……能不能用在手机上?当然能。大家问什么时候用,我随时可以用,但是因为考虑到生态原因,我们支持谷歌的 Android 生态,我们优先使用谷歌 Android 操作系统,如果 Android 操作系统无法使用了,我们就随时可以启用我们的鸿蒙。我们鸿蒙 OS 比 Andorid 有更强性能、更高的安全性、分布式能力、面向未来全场景能力,这是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想告诉大家我们随时可用,但是考虑到合作伙伴关系,目前 Android 生态,减少大家工作量。
其实我们在 Android 生态的应用迁移到华为鸿蒙 OS,开发工作量非常非常之小,甚至用我们方舟编译器,我们生态去连接,可能一天两天就搞完了。
随后,余承东又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余承东:在美国政府的制裁下,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如果没有制裁,我们会获得更大的增长,二季度就是全球第一了。消费者信心受到了影响,但恢复得很快,国内市场还在保持增长,海外市场已经恢复了80%多,个别国家已经恢复到了制裁前的水平。但即便是制裁下,我们的收入增长了40%多。
原来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六七八九(一二三四季度出货量分别是6000万台、7000万台、8000万台、9000万台),加起来差不多3亿台,如果没有美国制裁,这是大概率事件,但制裁后,我们坐稳全球第二问题不大。
从PC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在研发新的操作系统,谷歌和苹果都在做,趋势是宏内核到微内核转型。但我们还需要时间让鸿蒙更加完善。如果说谷歌安卓用不了的话,我们就可以启动自己的操作系统。谷歌能用的话,优先用谷歌的。在智慧大屏、手表上可以先用鸿蒙OS。
我们开源,希望鸿蒙成为世界性OS,要解决信任问题和开发能力问题。
记者:我们开源到什么级别?操作系统可否应用到工业领域?
余承东:鸿蒙是全面开源,为了技术保密,有些地方分节奏开源,但最终都会开源。
鸿蒙非常适合工业领域,具有实时性,高可靠性,自动驾驶如果有时延就撞车了。所以鸿蒙对工业领域,有更强优势。
记者:接下来两个季度销量会如何?
余承东:预计今年手机销量为2.4亿台左右,没有中美贸易战,大概率会超过3亿台,今年第一没戏了,第二没问题。
记者:有一种说法是,鸿蒙只会装在低端产品上?
余承东:我们不会选低端或高端机型,其实在高端上用最好。为啥没有及时用?我们还是考虑支持谷歌的生态,支持合作伙伴。如果一直用不了的话,那就会启用,这是明确的。塞翁失马,可能长远看,竞争力更强,从安卓转到鸿蒙OS,非常快,非常容易,工作量很小。
在此,我呼吁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微信只用在全球华人市场,太可惜了,我们的APP应该出海,我们的生态发展也会更快一些。
当华为在中国还很小的时候,就出海了,做到了海外第一,在海外的市场远远超过中国。中国互联网公司决心不够,其实在国内做的好,在海外也一定能做好。
记者:今年年初,华为消费者业务进行了史上最大的组织变革,被授予了更多的自主权,所谓非常时期行非常事,相关变革与公司所处的战时状态,以及确立的战略目标是如何有效匹配的?
余承东:首先,华为消费者业务在组织变革上已经持续了近5年时间,我们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让To C的业务(解放)。因为整个华为是To B的公司,大树底下不长草,所以我们最近几年在争取相对独立运作,按To C行业规律来运作,有闭环,这样让公司高效简洁,迸发活力,效率比To B业务高出几个数量级。这就是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我们在To B公司中,长出To C业务,还生长得那么快。
在To B业务上,华为已经占了很高份额,To C这块空间很大,所以增长速度很快。所以把业务剥离出来,让小树离大树远一点,拥有自己的天空和阳光,按照行业规律,增长速度远远超过To B业务。
可以看到,我们在被制裁的情况下,增长速度依然很快,比如在海外,我们刚开始一下子下跌,但是很快就恢复,如果没有这个制裁,我们的增长速度会更高。从去年6月开始,华为在海外(的增长速度)就已经超越中国的了。
记者:你觉得爱国情感能帮助业务增长吗?
余承东:在中国市场,我很感谢全国人民对我们的支持与厚爱,让我们增长更快,同时,我们产品领先的优势,本身也支撑着(增长)。华为P30和Mate 20系列,nova系列和荣耀V20、9X卖得都非常好,产品本身具有吸引力,在质量、体验和性能,都有领先的优势。
只爱国,大家不会买账的,大家在掏钱的时候,关注的还是产品本身好不好,这才是核心。所以我们对于苹果的这种高端用户(的影响)还是很厉害,大家以前用苹果一天要充两次电,现在用华为手机,不充电可以用一天。
我们刚进入电脑领域,就得到300%多的增长,用户满意度也是第一。我们的可穿戴设备,比如手表,增长也厉害。可以看出,大家看华为产品,性能和体验还是第一要素,不能全靠“民族牌”“爱国牌”。最核心的一点,还是要产品质量过硬,技术创新领先。
借此机会感谢全国人民对华为的支持和厚爱,正巧今天也是我本人的生日,50岁了,年过半百,我有时会思考什么时候退休,但是当前中美关系下,我们还有得干,鸿蒙操作系统的发布,在未来10年、20年,是华为里程碑一样的存在。
大家知道,华为把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搞定了,这是基石,有非常重大意义。科技一定要自立自强,如果中美贸易战打到一定程度,就像郭台铭说的那样,“one world, two systems”(一个世界,两套系统),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把另外一个“system”做得更好。
当然,华为是个全球化公司,我们是非常支持美国企业的,进行大量采购,跟谷歌、微软、英特尔等美国企业保持合作关系。我们自己有芯片,完全可以替代他们的,我们还买他们的。我们希望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社会分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被(美国)政府逼的,只能用自己的产品,那么塞翁失马,我们也许会变得更强大。企业也是被逼出来的,本来是“备胎”,我们不好意思全用自己的,现在别人不让我们用了,我们用备胎性能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希望跟美国、欧洲、日韩等全球的公司更好地合作,全球分工,互相依存。
记者:鸿蒙是大概十年前就去探索,截至目前,投入的人力和财力是什么样?
余承东:我们现在的人力已经达到4000多人,近5000人,早期没那么大,但这段时间工作量很大,投入很大。
记者:关于鸿蒙的开发者激励,华为是怎么考虑的?
余承东:我们为开发者考虑了更多的分成和分享,提高他们的提成比例。耀星计划就是给开发者更多的支持,每年有几个亿。
记者:今年第一季度华为提出了全场景智慧生态,是不是加速了鸿蒙的推出?
余承东:我们本来也要在明年秋天发布的,我们不知道贸易战什么时候加剧,没想到这么快到我们头上。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操作系统设计专家,最牛的人。我们有面向下一代的领先的架构师、设计师。
我们未来的终端设备都可以只用鸿蒙就行,其他应用迁移过来非常容易,非常安全和可靠,但我们优先支持微软和谷歌的生态。不让我们用,我们只能用自己的。
记者:华为出海的经验能否分享?
余承东:第一点,出海是企业战略决定的,确定战略后,就下决心持续投入;第二点,我们在每个国家经营生意时,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用好当地优秀人才,融入当地社会,为当地社会做贡献;第三点是人才的全球化,我们要成为全球化的企业,就要用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在海外,人才的管理和获取都要全球化。
中国企业和中国人有自己的优势,勤劳、重视教育和重视家庭,我们拥有14亿人口,这是非常大的潜力。这一代人勤奋、受教育程度高,同时全球视野提升,让我们拓展全球市场变得更容易。
记者:部署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无论是微软和阿里,都提出过开发跨平台部署,但没实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华为采用什么方式?
余承东:华为从开始设计就是这样的,我们的架构能力更强,拥有IDE、方舟编译器等,我们的OS架构设计支持灵活部署,能解决跨平台部署问题。
记者:之前,任总讲,运营商业务上没有漏洞,消费者业务上有些漏洞,修补得怎样?
余承东:芯片上没有漏洞,美国不供应也可以,主要生态漏洞。到底是用我们自己的还是用他们的?鸿蒙是可以替代安卓的,但我们还是支持全球现有标准。我们CBG也没有太大漏洞。
鸿蒙的打造会需要一点时间,短期会受到影响,但长久利益会更大,如果美国让用,我们继续支持(安卓生态)。
记者:日韩半导体的供给影响,如何规避?
余承东:每天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发生,我们的供应是分散式的,可以降低风险。我们具有多家供应商保证供应安全,这是供应链的基本规则。
记者:最近的工作状态什么样?
余承东:美国制裁以后,外部的压力让内部更加团结,员工的干劲得到更大提升,更有战斗力。我在华为奋斗20多年,在这种压力下,休息时间会减少,工作时间会长,但还好,还活着,大家都有朝气和活力。
记者:最近伟创力涉嫌扣货,对华为有什么影响?
余承东:肯定会受影响,合作伙伴不应该这么做,但是造成的影响是可控的,我们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
记者:大概什么时候会出鸿蒙手机?
余承东:随时可出,如果大家用着安卓,还想鸿蒙的性能,我们会把一部分鸿蒙的性能放在安卓上来。如果贸易战持续时间长,一夜之间就能启用鸿蒙,现有手机能立刻升级。我们always ready。
记者:操作系统是很多科技企业想做的,但建立生态是主要问题,很多公司没做起来。鸿蒙出现后,华为和中国互联网巨头打过交道吗?
余承东:他们做不起来,是因为他们没有强大的终端能力。我们每年超过3亿台终端,其中手机2亿多,相比他们,我们更容易打造生态,但是打造生态本身不容易。
(华为)可以一夜之间,所有手机都升级到鸿蒙,但我们还是考虑了与美国合作伙伴的关系。
记者:目前,运营商、OEM厂商降低了5G终端出货预期,华为的预期如何?
余承东:5G网络建设需要时间,但终端从Mate 30开始全面支持5G,今年的旗舰手机、中高端手机都会支持,明年产业都会全面支持5G。
5G来的速度比我们预期更快,明年,两三千元的终端,都会支持5G。
更多精彩资讯,就在夸克显示网(公众号:Quark-display)
需要登录才能发表评论!